小儿支气管炎咳嗽吃什么药好得快
最佳答案:
小儿支气管炎咳嗽用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一、止咳祛痰药
1. 氨溴索(沐舒坦)
- 作用机制: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,减少粘液腺分泌,从而降低痰液粘度;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,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,使痰液易于咳出。
- 适用情况: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儿。
- 用法用量:不同剂型(如口服溶液、片剂等)用量不同。以氨溴索口服溶液为例,儿童用量一般为每次2.5 - 15mg(一日2 - 3次。
- 注意事项: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的胃肠道不适,如恶心、呕吐等。对氨溴索过敏者禁用。如果孩子正在服用其他药物,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,如与中枢性镇咳药同时使用,可能会导致痰液堵塞气道的风险增加。
2. 乙酰半胱氨酸颗粒
- 作用机制:其分子中所含的巯基(-SH)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(-S - S -)断裂,从而降低痰液的粘滞性,使痰液容易咳出。
- 适用情况:用于浓稠粘液分泌物过多的呼吸道疾病,如支气管炎等。
- 用法用量:儿童一般每次100mg,一日2 - 4次。
二、抗感染药物(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)
1.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
- 作用机制: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,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,克拉维酸钾可以保护阿莫西林不被β - 内酰胺酶水解,从而扩大了抗菌谱,增强了抗菌活性。
- 适用情况:适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小儿支气管炎,如肺炎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等。
- 用法用量:儿童用量对于7 - 12岁儿童,每次1包(每包含阿莫西林200mg和克拉维酸钾28.5mg),一日3次。
- 注意事项:使用前需要确认患儿对青霉素类药物没有过敏史,因为过敏反应可能比较严重,如皮疹、瘙痒、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。在用药过程中,如果出现腹泻等胃肠道不适或其他异常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2.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
- 作用机制: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,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菌。它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抗菌作用。
- 适用情况: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,包括支气管炎。
- 用法用量:儿童一般按体重一日20 - 40mg/kg,分3次服用。
- 注意事项:和其他头孢菌素一样,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胃肠道反应,以及皮疹等过敏反应。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菌群失调,引起二重感染。
三、支气管扩张剂(如果伴有喘息症状)
1. 沙丁胺醇气雾剂
- 作用机制:沙丁胺醇是一种短效β₂ - 受体激动剂,能选择性地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₂ - 受体,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,从而缓解喘息症状。
- 适用情况:适用于伴有喘息的小儿支气管炎。
- 用法用量: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在症状发作时,每次1 - 2喷,必要时可每隔4 - 8小时重复使用。
- 注意事项:可能会引起心悸、手抖等不良反应。对沙丁胺醇或其他β₂ - 受体激动剂过敏者禁用。长期、单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β₂ - 受体功能下调,疗效降低,并且增加哮喘等疾病发作的风险。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,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2. 异丙托溴铵气雾剂
- 作用机制: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,主要通过抑制气道平滑肌上的M胆碱受体,从而引起气道平滑肌松弛,使气道扩张。
- 适用情况:常与沙丁胺醇等β₂ - 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,用于缓解喘息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- 用法用量:通常每次2 - 4喷,一日3 - 4次。
- 注意事项: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、口苦、眼干等。对本品过敏者禁用。如果孩子有青光眼、前列腺肥大等情况,使用时需要谨慎,因为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症状。
在给小儿使用任何药物之前,都应该先咨询医生的意见,确保用药安全、有效。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,如咳嗽、咳痰、喘息等症状是否减轻或加重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